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《南充市顺庆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》的通知
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
关于印发《南充市顺庆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》的通知
南顺府发〔2022〕38号
各乡镇人民政府、街道办事处,区级各部门(单位):
《南充市顺庆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》已经七届区人民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,现印发你们,请认真贯彻执行。
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政府
2022年12月22日
南充市顺庆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
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,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体质,提高全民健康水平,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,根据国务院《关于印发〈全民健身计划(2021—2025年)〉的通知》(国发〔2021〕11号)、四川省人民政府《关于印发〈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〉的通知》(川府发〔2022〕6号)和南充市人民政府《关于印发〈南充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〉的通知》(南府发〔2022〕41号)要求,结合我区实际,制定本实施计划。
一、总体要求
(一)指导思想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论述,坚持以“办人民满意的体育”为目标,围绕健康中国和健康四川、体育强省建设总体部署,认真落实四川体育“123456”发展战略,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建设体育强区。
(二)发展目标。到2025年,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,场地设施布局更加合理,全民健身组织更具活力,赛事活动更加丰富,科学健身服务更加普及,推动体育运动成为人人参与的生活习惯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.5%,四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,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.19人,群众体育引领员队伍达到5000人。
二、主要任务
(三)持续开展场地设施建设
1. 完善三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。立足区情建设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体育场、全民健身中心、体育公园,并选建公共体育馆、游泳馆、健身广场、健身步道、滑冰馆、轮滑场等。每个乡镇(街道)至少建有一个乡镇(街道)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。推广在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内配建智能型健身运动器材。加强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、无障碍建设,就近就便服务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人群。到2025年,新建或改扩建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5个以上。
2. 居住区体育场地设施提档升级。根据人口规模、居住区和社区建设情况,逐步完善便捷多元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,满足社区群众基本健身需求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严格落实“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.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.3平方米”标准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要求,并与住宅同步规划、同步建设、同步验收、同步交付,不得挪用或侵占。未达标的既有居住区和社区,要逐步配建标准或非标准健身场地设施。
3. 因地制宜建设健身场地。抓好顺庆区中央森林体育公园建设,有序推进西山运动场整体改造提升和临江新区奥体中心建设工作;对金世纪体育场馆进行翻修、改造、升级、完善,切实增强场馆服务功能。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带及闲置广场改造增加体育场地,在滨江大道沿线打造健身步道,增加健身设施,满足广大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内在需求。同时,在临江新区提前谋划布置体育用地,并合理规划一定比例的专业体育设施或场地。到2025年,建成体育公园1个以上。
4.提高体育设施开放服务水平。强化补助资金争取,做好金世纪体育馆、南充市民健身中心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工作,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,提供健身指导、体育培训、健康管理、运动康复等服务。加大场馆向青少年、老年人、残疾人开放力度,持续扩大开放覆盖面,不断提升场馆开放效益。做好场馆应急避难(险)功能转换预案。鼓励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、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。
(四)全域开展健身赛事活动
1. 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。办好川渝乒乓球基层冠军队邀请赛、8月8日“全民健身日”活动、川东北片区篮球邀请赛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,每种赛事活动每年举办1次以上;加强对基层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指导,乡镇(街道)每年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2次以上,行政村(社区)每年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1次以上;鼓励各级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体育协会等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。逐步构建起区、乡镇(街道)、行政村(社区)三级联动、部门协同、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体系。
2. 打造全民健身赛事品牌。广泛开展“一乡镇(街道)一品牌、一村(社区)一特色”的体育健身活动,培育和打造内容深受欢迎、群众参与广泛、组织实施有序、社会影响较大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。积极组织参与川渝两地群众体育赛事活动,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。深化体育社会化,调动发挥体育协会与社会联系面广的优势,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体育健身活动。
3. 开展重点人群健身活动。加大青少年体育发展力度,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,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、肥胖、脊柱侧弯等运动干预和科学普及。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,鼓励社会体育俱乐部进校园提供专业体育服务。完善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,提高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,改善老年人健身条件,为老年人提供健身知识讲座、体质测试等,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,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赛事活动,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指导。支持举办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,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。举办农民、妇女等针对特定人群的全民健身活动。
(五)推动体育健身组织发展
加强对基层体育健身组织的指导服务,重点培育发展在基层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,鼓励其依法依规进行登记,完善内部管理结构,提升服务管理能力。发挥单项体育协会专业优势,推进体育项目普及推广。支持各体育行业协会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,带动各行各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,以市民健身需求为导向,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、百万群众体育引领员队伍建设。大力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动基层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重要作用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。加大培训力度,到2025年,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300名以上。
(六)开展科学健身服务推广
以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为平台,以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为抓手,以体育“进机关”“进乡村”“进社区”“进学校”“进企业”为载体,大力宣传、推广科学健身技能和方法,展示科学健身效果。推广简便易行、科学有效的居家锻炼健身方法,推广太极拳等武术项目、八段锦等优秀健身气功功法,发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养生和促进健康功效。引导培植爱运动、会健身、勤锻炼、乐分享的生活理念,使体育健身活动成为群众必不可少的一种健康文明生活习惯。
落实国民体质监测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,定期组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,每年组织1场~2场/次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》达标测验活动,每场/次参与人数不低于200人次。
(七)推行全民健身智慧化建设
围绕提升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水平,推动现有公共体育场馆实施信息化建设。新建(改扩建)的公共体育场馆,同步实施场馆信息化建设,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场馆开放使用效益。鼓励智能健身设施配置。到2025年,完成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2个。
三、保障措施
(一)强化组织领导。把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作为依法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抓手,主动将全民健身融入“健康顺庆”发展;把全民健身作为关注民生、服务民生、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,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推进和考核。调整区全民健身指导委员会,加强对全民健身各项工作的统筹、协调,对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督促指导;各乡镇(街道)、区级有关部门(单位)要加强与全民健身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,制定配套措施,形成推动全民健身工作的整体合力。
(二)强化队伍建设。贯彻新发展理念,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,努力培养适应全民健身发展需要的组织、管理、研究、健康指导、志愿服务、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人才队伍。吸纳高水平退休教练员、退役运动员、高校教师等融入全民健身人才队伍,不断优化队伍结构,提升人才质量。组织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、体育教师、体育特长生,深入社区、机关、学校等宣讲,普及全民健身科学知识和健身技能,锻炼队伍,提高服务质量。
(三)强化融合发展。深化体教融合。保障学生每天校内、校外各 1 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,熟练掌握1~2项运动技能,培养终身运动习惯。健全分学段、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,加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(基地校)建设力度,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。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,鼓励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。推动体卫融合。探索建立“体育+卫健”“体育+康养”的运动促健康新模式。鼓励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延伸服务,支持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科学健身门诊,推动运动促进健康、运动伤病防治、体质健康干预等服务逐步开展。促进体旅融合。普及推广跑步、健步走、骑行等体育旅游品牌活动,建设完善相关设施,拓展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。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、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,助力乡村振兴。
(四)强化产业发展。加强工作对接,有序衔接《四川省支持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发展十条政策》支持政策落地落实,促进南充市民健身中心全省首批“四星级体育综合服务体”加快发展。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对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,持续优化产业布局,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、体育培训与教育、体育综合体建设等,不断拓展业态,激发市民体育消费热情,努力构建“体育搭台、经济唱戏”的“体育+”产业联动发展模式。
(五)强化安全保障。加强各类健身设施的运行监管,按照防疫、应急、疏散、产品质量、消防安全“五达标”要求,配齐配全急救设备,确保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达标开放。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、应急保障机制,引导群众规范、有序参加体育赛事活动。坚持防控为先、动态调整,统筹赛事活动举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加强全民健身相关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